目前分類:文章分享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十招,讓學寫字不再是苦差事

筆者遇過一些父母, 他們以3歲有沒有寫字功課來作為選擇幼稚園的條件之一,一些父母深信越早開始寫字越好,並認為早寫字就是學得快,對將來的學習有益處。然而,真實的情況是過早寫字的孩子,他們的執筆姿勢大多是錯誤的,而且會覺得寫字是件苦差,一步一步減低孩子對文字的興趣。寫字與手腕和手部小肌肉發展有關,而執筆屬精細動作,當手腕和小肌肉尚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過早學習寫字,不但會影響執筆姿勢,更為孩子帶來痛苦,因而產生抗拒,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。

幼稚園一般三歲開始進行線條練習,四歲開始學習寫字。如果過早給孩子寫字,倒不如讓幼兒多玩一些有助手腕和小肌肉發展的活動,讓孩子日後學習寫字更輕鬆,更容易掌握執筆技巧。
以下一些活動有助手腕和小肌肉發展:
1. 蓋印:
在每個格仔上蓋上一個印,訓練手眼協調和控制手部動作。

2. 撕紙:
在紙上畫個圓形或其他形狀,用小手指沿著線條把形狀撕出來,有助鍛練手指的抓握力量和靈活度。
3. 搓紙粒:
運用小手指頭把一片片的縐紙搓成紙粒,以訓練手指的力量和靈活度。
4. 串通心粉:
把一粒粒通心粉串過繩子,有助鍛練手眼協調和手腕的靈活度。
5. 貼貼紙:
撕出和貼貼紙均能訓練小手指和手腕的活動能力,提升動作的準確度。
6. 夾衣夾:
把衣夾夾在紙張上或繩子上,有助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力量和活動能力,同時有助提升手眼協調的能力。
7. 撿豆:
運用拇指和食指把豆一粒一粒撿起來,也有助訓練小手指的力量和提升手眼協調能力。

8. 玩黏土:
玩黏土是一個對手腕和小肌肉發展十分有益處的活動,多玩有益。


9. 疊積木:
把積木一個一個疊起來,能鍛練手眼協調、手腕的靈活度、手部與手指尖的抓握力量。

10. 拉拉鏈:
讓幼兒拉拉鏈,能提升指尖操作及虎口穩定度。
如父母能把以上活動加一點變化化身成小遊戲,幼兒會更感興趣。
】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【學習寫字前要知道的事

 


莓果玩手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玩黏土創作 有助幼兒身心發展

你的小孩玩黏土嗎?別怕弄髒了小孩的雙手、家中的地板和桌面,因為黏土創作不但可以豐富小朋友想像力,對幼兒手部發展也很有幫助。
遊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生活重心,透過遊戲,孩子獲得快樂和滿足,且主動探索的歷程,也可刺激腦部發展,建立各種概念,增進動作和肌肉的協調發展,從中學習表達情緒、溝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大部分幼兒都喜歡從事捏做塑形的遊戲,黏土創作,即是一種需要手腦並用且富含無限創意的遊戲。學齡前兒童經由黏土捏塑,探索形體,接受大量的觸覺與視覺刺激,提醒家長千萬別抹煞如此經濟又隨處可得的學習發展機會。
不過,須提醒家長的是,這是一個從遊戲及玩樂中學習的過程,家長多一點參與,增加親子互動的樂趣,自自然然會呈現預期的效果;千萬別操之過急,切勿錯把它當成競賽目標,按表操課,喪失於遊戲中發展的樂趣,將適得其反。

(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)

黏土

【本文登載於2008.03.26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版】圖.文/高婕螢  

 


莓果玩手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